据海峡网等多家媒体报道,中国六代机的试飞和出现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震动。其中,歼-36和歼-50两款六代机的出现,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航空技术实力。然而,与中国的迅速发展相比,欧美国家的动作似乎显得相对迟缓,这或许与它们对高端技术的敏感程度有关。
最近,欧美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他们认为六代机,包括正在试飞的歼-36和歼-50,有可能在未来扮演重要的角色。他们的话语中暗示了,未来的空战、格斗可能会与过去有所不同,五代机的先锋作用可能会被新的角色所抵消,但新的责任也会出现。
这些专家深入探讨了网络中心战的重要性,指出未来的作战不再是单一飞机在战斗,而是整个空战体系在对抗。在这个体系中,每一个节点的作用都至关重要,它们对整个空战效能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。他们认为,歼-36和歼-50的全方位隐身、高速度、大载弹量和高空特性,不仅能使它们像“手术刀”一样撕穿对方的防空体系,还有可能结合“重拳”的效果,成为歼击轰炸机。
然而,在所有的优势中,最核心、最重要的可能不是“拳头”有多硬,而是“大脑”有多灵敏。在未来的空战中,传感器效果和指挥效应将会发挥关键的作用。传统的预警机可能会因为体积大、速度慢、容易被击中而失去其作为单一平台的地位。因此,六代机、七代机的机体模块可能会转变为传感器模块,而预警机的大盘子可能会被分散到许多六代机上,从而在空中形成无形的预警机侦察效果。这样,虽然单个传感器的个头小了,但由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大了,对目标的探测能力反而更强了。
这种变化可能会带来一些误解,因为这些专家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中国的具体战术和策略。但这也表明了,在新型作战方式和布局方面,中国可能会有重大的变化和突破。六代机的设计,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,更是对未来空战环境的主动塑造。
今天,我们正在设计未来;明天,我们将应用这些设计。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,至少在中国六代机、七代机的发展上,我们已经明确了未来的方向。未来,无论是哪个国家,如果它们只是被动地适应战场环境,那么它们将处于劣势。只有主动塑造和设计战场环境,才能掌握主动权。六代机,正是这样的设计者。